“今年初以来,粉砂、树脂等人造石原材料再度涨价,进一步压低了人造石的利润。产品销量虽然上去了,但每个企业都做得很辛苦。”在蔡志雄看来,只有抢占原材料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做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企业才能生存,这也是南企集体进军贺州一个重要原因。
据了解,人造石的主要原材料为碳酸钙,主要产自广西、广东、河南等地,特别是广西贺州,其拥有的碳酸钙资源不仅量多且十分优质,向来都是南安人造石企业的原材料采购重点考虑对象。
据测算,仅贺州平桂管理区拥有的大理石矿产资源,就占到全国大理石资源总量的1/8,远景储量达28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9886万立方米。
“每到年初人造石销售旺季,都有不少企业因为抢不到原材料而减少出货。”永泰岗石董事长吴清泽说,如果企业转移到贺州,无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广西投建工厂除了方便原材料采购外,还能有效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测算,如果工厂转移到贺州,每平方米人造石的生产成本有望降低5元,对一个年销量为200万平方米的企业来说,每年将增加1000万元的利润。
“在西南地区投建人造石厂,还可以将产品辐射到周边。”明超石业董事长黄明超表示,尽管明超石业没有在广西设厂,但他们3年前就在河南投资了2条人造石生产线。在他看来,借助河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明超想把产品进一步覆盖到中部和北部市场,明显比南安的人造石企业更具优势。
打造品牌创建“升级版”
效仿瓷砖走专卖店路线
“毫无疑问,一旦贺州的人造石生产项目运行起来,以低价走量为主的南安人造石企业将受到新一轮冲击,日子更不好过。”在采访中,90%以上的南安人造石企业对此表示担忧:一旦价格优势失去,他们将何去何从?
“从目前来看,随着南安市土地、人工、原材料及运输等各种成本的攀升,产能向原材料产地转移已不可避免。”黄明超坦言,有不少企业透露出想把工厂移到广西、河南等地的想法。
“面对产能迁移,南安人造石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型升级,通过开发出一些别人难以模仿的人造石技术,研发出独特的高端人造石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蔡志雄表示,未来,中恒岗石南安厂将被打造成一个高端人造岗石生产基地。
其实,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不少南安人造石企业已开始尝试做品牌。例如,飞力岗石推出“博洛克”和“雅思诺”两大品牌,并在全国建立经销渠道,还开设了200多家专卖店。新飞达岗石推出自主品牌“诺巴蒂”,深受东北客户欢迎。而明超石业也已抢先注册了好几个品牌商标,着手创牌。
在吴清泽看来,岗石行业发展到最后必然是树立产品品牌,因此他们正在进一步细分代理制度,未来也要效仿瓷砖走专卖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