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直达:
 
石材网站 石材手机站
石材网站建设
石材网站 石材手机站
所在位置:首页 资讯 行业新闻 正文

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amy 浏览次数:1339
  在山东嘉祥,共有石雕业户374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石雕文化产业年产值已达近10亿元,每年一次的“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也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但是,石雕文化产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资源的开采利用到产品的品味档次,从人才的培养引进到品牌的打造升级等等,都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嘉祥石雕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全面了解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保障石雕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需要研究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石雕产业历史渊源及现状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黄河冲积平原,全县有大小山头126座,呈岛状突出平地,主峰海拨高度一般在50至200米,成为鲁、豫、皖、苏交界平原地带的独特自然景观。嘉祥县境内天青石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全县天青石探明含量约为90亿吨,既有厚层状、巨厚层状石灰岩,也有板状及条带状石灰岩,其中,尤以“天青石”为佳。
  山东嘉祥石雕渊源流长。被称为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的武氏墓群石刻,和中国最早的汉代石狮无疑标示着嘉祥石雕的悠久历史。作为中国最早石雕狮子“武氏墓群石刻”的所在地, 自古以来这里“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历史上就是“中国石雕之乡”。嘉祥石雕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丰富的山石资源成就了山东省嘉祥县“石雕之乡”的美誉,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石雕文化。
  目前,全县从事相关产业人数达2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26%,石雕、石材业产值占到了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10%。石雕艺人从全县126座山头上开采天青石,通过圆雕、透雕、浮雕、线雕、平雕等雕刻手法,将天青石雕刻成龙亭玉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等艺术品, 1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的石雕作品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其高艺术水准被赞誉为“石破天惊”。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山东嘉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石雕”文化品牌,着力提升国家、省、市“三级”石雕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内涵式发展质量,有力推动了嘉祥石雕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嘉祥县以石雕为核心的艺术品与工艺美术业两大文化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两家石雕企业被列入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0年,嘉祥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了“嘉祥石雕”地理证明商标,2011年10月,受山东省委托,起草制定了《嘉祥天青石雕刻产品技术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石雕已成为嘉祥文化主导产业和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破解山石资源保护与石雕产业发展矛盾
  随着石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山东省嘉祥县石雕文化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长期的滥采滥伐,造成南部山区生态环境失衡,水土流失严重,沟渠堵塞,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山区群众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由于大量的无序开采,使石材资源急剧减少,优质天青石石料已濒临枯竭,传统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山石资源保护与石雕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 山东嘉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控采、绿化、控源、治乱、造景”为重点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决心利用3至5年的时间,对县域南部山区所有山头全部封禁,重新打造一个“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新山区。与此同时,通过提升创意和提升传统工艺,推动石雕产业由“资源产业”向“创意产业”转变。在限采、禁采背景下,嘉祥县选择“引智入石”,通过注入文化创意元素丰富产品艺术内涵、利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等举措,提高石雕产业的附加值,实现天青石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提升雕艺创新能力
  为石雕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山东省嘉祥县与中国雕塑学会合作,建立了嘉祥石雕艺术创作基地;与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艺术学院合作,建立了3处教学实践基地; 与全国知名雕塑家合作,建立了10多家创意工作室,通过开设石雕理论创作课、举办各类石雕技艺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传授雕刻技艺和理论知识,切实提高石雕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这些“引智”之举,极大地提升了石雕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提升了石雕产品的文化品位、艺术价值,自然而然也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一些石雕艺术品的附加值以致能够增加达数百倍。
  实行“园区化管理”
  促进石雕文化产业规模发展
  1999年嘉祥县委、县政府为整合石雕资源,集中经营、统一管理,打造嘉祥石雕品牌,建立了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2000年,石雕业户陆续入园,至2005年底,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链条基本形成。2007年,成立了嘉祥县石雕文化产业协会,具体负责实施对石雕产品的质量鉴定、价格评估、艺术培训、市场分析、信息提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功能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石雕文化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2010年,在广泛争取业户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园两区”石雕发展格局,邀请中国传媒大学编制了园区发展规划方案,并于当年4月投资2000多万元展开“一园两区”建设,分别在马集、纸坊两个乡镇建立了两个石雕加工区,全县300多家石雕企业整合入园,吸纳社会投资7亿多元。原有石雕文化产业园升级改造,建设成为集创意设计、展示展销、人才培训、文化体验、大师精品制作等综合功能区。“一园两区”的建设升级,带动了石雕文化产业产值的翻番增长。与2007年前相比较,山东省嘉祥县山石资源年开采量减少了70%,而石雕产业产值却增长了3倍多,达到近10亿元。
  创意让普通石头“点石成金”,而“买全国,卖全国”开放融合的市场理念,则使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突破区域的局限,引来汉白玉、大理石、玉石等“他山之石”。近几年来,嘉祥县用创新理念和现代元素提升传统工艺,实现从“卖资源”到“卖文化”的华丽转身。
  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嘉祥石雕商标,出台石雕质量标准,使嘉祥石雕向“精、小、细、特”方向发展。并每年举办石雕作品大赛,政府拿出一部分钱,向石雕业户购买获奖作品,摆放到嘉祥城区,即宣传了嘉祥石雕、美化了嘉祥城区环境,同时调动石雕业户积极性。
  目前,嘉祥石雕产业已经打破了石材限采的发展瓶颈,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石雕大王———杜运标告诉记者:“政府出台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石雕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办法,为嘉祥石雕这个传统工艺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作为石雕传人对未来石雕产业发展很有信心。
  引来“他山之石”
  完成“卖资源”到“卖文化”转型
  为更好地保护当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嘉祥县还注重利用“他山之石”发展自己的石雕产业,努力形成石雕产业“买全国、卖全国,买世界、卖世界”的格局,力争从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买来石材资源, 利用、整合外部资源,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技艺进行创作加工,提高核心竞争力,买天下石材,卖嘉祥独特的石雕艺术。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提高石雕艺术附加值。创意让石头“点石成金”,而“买全国,卖全国”开放融合的市场理念,则使土生土长的石雕工艺转身向外。在嘉祥县国家级石雕文化产业园,展厅里展示的上千件精美艺术作品,它的原料并不取自当地,而是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直接从国外购进。嘉祥石雕文化产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不是依赖有限的山石资源,而是嘉祥千百年来形成的石雕工艺和石雕文化。
关键词: 石雕文化 石雕产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点击排行
 
 

点击加入石材QQ群1

点击加入石材QQ群2

关于我们 ToBuyStone 法律声明 ToBuyStone 版权隐私 ToBuyStone 网站地图 ToBuyStone 联系ToBuyStone ToBuyStone 广告合作 ToBuyStone 积分 ToBuyStone RSS订阅
收藏ToBuyStone ToBuyStone 手机ToBuyStone ToBuyStone 快速访问 闽ICP备1602593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