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总投资9亿元的四川大剧院开工建设,该石兽出土于工地一坑内,其通体近似犀牛,系整块的红砂岩雕刻而成,作站立状。被发掘时,石兽侧身掩埋于坑内,头东尾西。它头部略呈圆锥形,刻有较清晰的耳朵、眼睛、下颌及鼻部,局部装饰有简单的卷云图案,风格粗犷。石兽躯干部分显得丰满圆润、四肢短粗,石兽由整块的红砂岩雕刻而成,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约8.5吨。
经过考古专家初步判断,该石兽的埋藏时间约在西晋,但其制作年代要远远早于西晋,其风格特征是线条简练而生动,属于秦汉时期偏早的石雕艺术品。认为石兽可能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另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等史料记载,秦朝的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下令雕刻了5只石犀,两头运到了成都,另外3头则在灌县的江中,作为镇水石神。因此有人认为,这就是李冰当年打造的治水神兽。唐代,天府广场原展览馆周围是一泓五百亩的湖水,名叫摩诃池。据传,1973年就已经发现这个镇水神兽,但没有人敢动。

传说中的镇水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