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直达:
 
石材网站 石材手机站
石材网站建设
石材网站 石材手机站
所在位置:首页 资讯 焦点专题 正文

新疆奇石大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28 浏览次数:4355
 
奇石开发及市场发展的几个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8年是新疆奇石开发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所表现的特征为奇石的商品意识还不强,本地人之间很少有奇石交易,奇石的买卖大多发生在外地石商之间。这一时期开发的奇石主要以哈密南湖戈壁硅化木和马蹄山、风凌山的风凌石为主,主要是上海、北京、台湾等外地石商开发。当时,信息闭塞,奇石概念尚不为人知,个别人上山按外地石商要求捡石,廉价批量发货,几毛钱到数元钱不等论公斤计价,或几百、上千元一车。随着交往的增多,一些人渐渐了解奇石及硅化木的价值。1995年后,哈密逐渐出现大批量采石活动,后期出现奇石店铺和零散销售。这期间参与人数极少,年交易量小且不稳定,一般在十几万元至数十万元左右,石种较单一,无固定交易场所。
 
1999年至2003年是新疆奇石大开发的兴起阶段。以1999年哈密花鸟鱼虫市场、乌鲁木齐宝地宾馆的奇石市场形成为标志,两年间,奇石经营户由最初的十余家迅速扩展到近百家,年交易额由最初的300万元左右猛增至1000多万元。从数量来讲以硅化木、风凌石和戈壁杂石为主。形成了以哈密、乌鲁木齐、鄯善为主的三大奇石市场,截至2003年底,全疆奇石专营店铺达4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奇石收藏人数激增,奇石市场交易活跃,一些地方的奇石产业初步形成。本地奇石资源和品种的开发基本完成,火山岩、泥石、千层石等大漠石新品种不断涌现,但市场仍主要以木化石为主,约占销售量额的80%以上。赏石活动的普及,使得疆内其他一些地区新石种频现,如北疆阿尔泰的额河石、玛河石、乌鲁木齐河石;南疆的阿克苏河石、和田河石等。
 
2003年以后是新疆赏石文化发展的初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市场特点是市场进一步扩容,产业规模初具,市场分异显著,销售量稳步提高,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最大的特点是新疆大漠石资源基本枯竭。主要特征是:奇石精品的理念增强,精品与一般奇石价格相差几十甚至上百倍;没有了石种偏见,不以石种论奇石价值高低;由于资源枯竭,内蒙古乃至蒙古国、缅甸等国的硅化木大批量进入新疆。赏石文化在一些偏远的乡村都得到了普及,“室无石不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共识,赏石文化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期市场情况
 
 
 
近几年来,伴随着赏石文化的普及和十几年奇石资源的掠夺式开采,新疆大漠石资源已基本枯竭,随之而来的是奇石市场的萎缩和精品价格的高涨。目前,新疆奇石市场从资源、市场、价格、收藏群体等几个方面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除新疆图纹石外,作为新疆奇石市场主力的大漠石资源基本枯竭。
 
从2006年发现敦煌和罗布泊交界的风凌石资源外,这二年没有发现大面积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新的资源产地,目前维持哈密奇石市场的主要是此地的风凌石,但品质大不如以前。2006年以来伴随着风凌山表面风凌石资源的枯竭,由于没有发现新的产地,鄯善奇石市场主要以切底的风凌石和打磨的彩玉为主。克拉玛依市场由于当地政府加大了管理力度,雅丹石也只是一些人偷偷摸摸的开采,而且资源有限。从笔者这几年到南北疆其他地区的考察情况来看,虽然各地也发现了一些大漠石资源,但从品质、数量来看,商业开发和观赏效果不大。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大漠石资源的枯竭和赏石文化的普及,目前新疆一些地方河流中的图纹石资源被人们逐渐看好,由于处于资源开发初期,资源仍然非常丰富。
 
奇石市场商铺逐年萎缩,从业人员进一步减少。资源枯竭首先带来的是石农销售收入的减少和采石成本的加大,近几年,由于入不敷出,许多石农退出了奇石行业。以鄯善县南湖村为例,2005年以前,该村90%的农民都从事采石、售石活动,几乎家家户户大院中都有奇石,目前不到20%。哈密五堡、柳树泉、火箭农场等地以及城市周边一些的石农,几年前就已经放弃了采石。以石农为依托的二级奇石市场,奇石商店和人数也随之减少。哈密市的奇石商店已经从最高峰时期的2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100多户,鄯善县城里的奇石市场已名存实亡,乌鲁木齐市场由于近几年和田玉的畅销,大多数人转向了和田玉的经营。
 
收藏群体已从最初的工薪阶层发展到了目前的有钱有闲阶层,收藏投资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早期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购石群体主要以城市工薪阶层和外地石商为主,近几年由于奇石价格上涨,以及赏石水平的普遍提高,没有了检漏机会,购石群体主要是经济比较宽裕的人员和一些有实力的外地石商。除了一部分人为了美化居室和特殊的需求之外,大多数人看好奇石的收藏投资前景,吸引了一部分企业老板进入。
 
精品价格进一步高涨,普通石头无人问津。这是近年来新疆奇石市场最大的变化,2008年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目前一般的石头无人问津,而精品石头放不了几天就有人出手购买。求精不求滥的心态,以及08年年初一块玉质风凌石在西安以40万元成交的高价,进一步刺激了精品价格的高涨,目前在哈密奇石市场2、3万元成交一块石头已很平常,好的精品石商都普遍存在惜售心理,不到心理价位一般不轻易出手。
 
泥石、雅丹石、戈壁石、玛瑙大餐以及小品开始走俏,逐渐打破了硅化木、风凌石过去一统市场的局面。
 
这些过去的非主流石种近几年价格逐步上涨。受国内小品热的影响,以标准石为主的市场开始分化,精品小品石的价格往往突破上万元。玛瑙大餐成交可观,08年在哈密就有100多万元的成交额,平均每套(108盘)在2万元左右。一些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不被认可的切底石、打磨石(彩玉为主)逐渐得到认可。图纹石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价格也在逐步上涨。
 
总之,一句话,资源的枯竭带来了市场的变化。这是一件好事情事,这也是一件坏事情。好在精品石价值的进一步认可,坏在我们大家都收藏不到更多的好石头了。
 
关键词: 奇石 新疆奇石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返回顶部]
点击排行
 
 

点击加入石材QQ群1

点击加入石材QQ群2

关于我们 ToBuyStone 法律声明 ToBuyStone 版权隐私 ToBuyStone 网站地图 ToBuyStone 联系ToBuyStone ToBuyStone 广告合作 ToBuyStone 积分 ToBuyStone RSS订阅
收藏ToBuyStone ToBuyStone 手机ToBuyStone ToBuyStone 快速访问 闽ICP备16025934号-2